他面上一脸遗憾:“我这个朋友姓李,名得胜,是两湖人士,可惜在绍兴八年的时候不幸去世,如今已经过了四年了,他一直隐居山野,不曾入仕。我和他认识的时候,才十多岁,虽然觉得他很有见识,但因为隔得久,他说过的大部分话也忘记的差不多了。”
萧山说这话的时候谁也没看,但他也知道,一句“忘的差不多了”足够让自己留下一个有点聪明却不过于睿智的印象,对于皇子的伴读来说,这样的水平刚刚好。
赵构则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道:“昔日朕读史,见范文正公平西夏之乱,可叹他竟不生在此时。”范文正就是范仲淹,赵构一直很喜欢的人物。
大家都不去接赵构的话,赵构有些遗憾:“想不到这个李得胜,竟也埋没山林,不能一见,实为可惜。”
说毕,便又转头对赵瑗道:“这个秦山不错,很有见识。你和他多亲近亲近,会有进益。”口气显然是不容质疑的了。
赵瑗心中极为恼火,但赵构已经用这种口气说话,那就说明是没法挽回的了,只能接受。他老老实实的行礼,答了一声是。
秦桧道:“陛下议和已成,使千万生灵免于战火,实在是千古美谈!至于什么李得胜,是他自己没有福气,不能够得见太平之日。”
秦桧话音落下,正式菜肴已经上桌,再也没有人提这事儿了。
菜肴十分的丰盛,雕花梅球、密冬瓜鱼、梅肉饼、花炊鹌子、羊舌签、鹌子羹、炒沙鱼衬汤、洗手蟹、五珍脍、血粉羹等依次而上,摆满了整整一桌,萧山依旧坐在赵瑗身边,史浩坐在下首,赵构坐于正位,秦桧陪坐。
萧山看着一桌子的菜,肚子早已经咕咕的叫了,但知道这是和皇帝一起吃饭,不敢随便乱动筷子,他是参考史浩的行动。见史浩怎么动,他就怎么动,席间亦敬酒,赵瑗见萧山当自己伴读已成定局,也不再为难他,席间还跟他说上两句,只是语气变得十分客气疏远。
秦桧则在细心的观察萧山和赵瑗,衡量其利用价值的多少。
一顿饭就赵构吃的很舒心,他心中唯一遗憾的是跟他“心灵相映”的李得胜死了,不能一见。
赵构和赵瑗直到傍晚时分才离开,而萧山也准备告辞的时候,被秦桧叫住了。
“秦山,你的父母也在府上,正在和我夫人说话。你先去见见他们吧!”
萧山对于秦桧的这种举动也不怎么吃惊,他在吃饭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秦桧会选定自己。他为什么就这么肯定,自己愿意当他的间谍,拿父母要挟自己是肯定少不了的,但这只能保证自己不背叛,他怎么防范自己磨洋工,不干活,阴奉阳违?
但秦桧却并不在跟萧山多说,只是命小厮将萧山带到内宅,说是要去见一见夫人。
秦桧的老婆王氏看起来比较年轻,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还算是保养得法,萧山进去的时候,王氏正在和王美娘说话。
萧山进去了之后,给王氏行了个礼。
王氏笑道:“好,好。真是缘分,你爹姓秦,你娘姓王。我和老爷一直没儿子,先前虽过继了一个,到底子嗣少了,今天又多了一个,真是缘分了!”
萧山心中狐疑,也不知道王氏和自己义母都说了些什么,他只是见到义父秦重坐在外间,面有忧色。
王氏只是和萧山说了几句客套话,也不留他们三人。
等到萧山,秦重,王美娘三人离开秦府的时候,秦重不住的叹气,王美娘也是一脸愁容,完全没了在秦桧老婆王氏面前的笑脸。
萧山在路上也不好多问什么,直等到回家之后,一家三口关起门来说话的时候,才问:“爹,娘,他们……他们跟你们说了什么?”
秦重不说话,王美娘道:“阿猫,你……你偷偷的跑吧!临安不是你呆的地方……”说着,王美娘竟垂下泪来。
萧山想了想,道:“是不是秦桧威胁说,如果我不愿意去给殿下当伴读,就要找你们的麻烦?给皇子当伴读而已,又是如今官家亲口定的,哪里会像你想的那么可怕?”
王美娘垂泪道:“阿猫,你年纪小,不懂得其中的关窍。我们不过是个买油的,怎么秦相公忽然收你做义子?自然是要你去干不好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