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到空间,宁启言就去找黄豆。胡子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宁晓文。
【启言是不是你堂哥的孩子还不知道呢,将近三十岁的男人了,用得着你这么惯着吗?之前不是还说不用着急做吗?怎么启言一说你就没原则了?!】
接收到胡子无声的信号,宁晓文翻了个白眼,没搭理他。
什么惯不惯的,做大酱又不累,顶多麻烦点。做不做的区别也不大,宁启言想做他就做呗。
黄豆能发豆芽,能做豆浆,能炒能炖能蒸,还能做豆腐,就连做豆腐的攻略宁启言都下载在平板里,虽然一直没亲自尝试过,但架不住黄豆用处太广,所以他之前买了很多。
宁启言先拎出一麻袋的黄豆,搬到院子里。
“这些够吗?不够的话咱们也就先做这些吧,看看做出来的成品怎么样,好的话下次再多做点,不好的话还可以慢慢调整味道。”宁启言放下麻袋,拍拍手上的灰尘。
……
宁晓文怀疑今天的宁启言根本不在状态,每每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都让他很无语。
宁晓文挥了挥手,让宁启言一边待着去。
“我做你看,或者照着我的做法你学着一起做也行。”宁晓文对宁启言说完,就进屋找了个电子秤,称出十斤黄豆。
“做酱要挑环境和温度,好在空间里温度变化不大,不过咱们第一次做,就先做十斤。”宁晓文说完,见宁启言欲言又止,知道他是嫌少,“你没做过豆酱,所以没概念。做豆酱不光得用黄豆,还有其他配料,再加上水,十斤黄豆做出来的豆酱已经很多了。往年冬天我一般就用五斤黄豆就够了。”说着,宁晓文一边处理黄豆,一边先把做酱的流程从头到尾跟宁启言讲了一遍。
宁启言认真的听着,不过却没再称一份黄豆跟着做。
这手艺他不打算学,听听就好,完全是为了满足一下好奇心。反正有宁晓文在,也不可能缺了他吃的。再说做调味品什么的,本来就是他想让宁晓文和胡子一点点做起来的,宁启言自己就是根据曾经的经验和记忆给他们提供一种可以赚钱赚粮的途径。
宁晓文和宁启言,一个边说边做,一个在旁边听,第一批的豆酱正式开始做。
等到几年以后,新社会逐渐稳定,各行各业都开始重新兴起,已经家底丰厚的宁晓文和胡子分外感慨。
谁能想到当初看似宁启言想一出是一出的提议,竟然让要学历没学历,要知识没知识,除了一把子力气以外什么也没有的他们俩就因为一坛子大酱,开始了垄断整个D市调味品市场的起步。
那时候宁晓文还经常打趣胡子:你说我惯着启言不好,现在呢?就是因为我愿意惯着他,才给咱俩惯出来一个锦绣未来。再看看大白他们,就连精明如董文安,不也是因为启言偶尔的提议,才拼出如今的身家。启言聪明,咱们想不到的人家能想到,而且他把咱们当自己人,有什么好事都想着咱们,我还嫌惯他惯得不够呢!
而胡子只能苦笑的无言以对。
第72章 稀缺物资之小雨伞
时间飞逝,就在宁启言天天拿着木杵子捣酱的时候,山里的气温越来越高,炙热的阳光晒得地里的庄稼蔫头耷脑。
五月初的时候,各家已经从两三天浇一遍地变成了每天都要浇水。
好在他们三家的劳动力充足,大家轮换着来,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宁启言和宁晓文除了固定每天到平台看一看水稻生长的情况,山坳里的那片地倒也不用他俩浇水。
不过自从浇水的频率升高,宁启言就指挥杜程做了几个实木滑轮,绑上结实的绳子,这样他们三家每次浇水的时候,留两个人在水站负责打水挂到滑轮上,剩下的人就在山坳下等着水桶被绳子送下来就好。除了前期处理绳子沿路的滑道费了一番功夫,之后就省心省力。
附近其他人家看着他们这么送水,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懊恼,当初就因着上下山坳费劲,他们才放弃了距离水站这么近的一片地,谁也没想过还能这么送水。有了滑轮和滑道,山坳里浇地可比他们自己从水站抬水再走一段路才能到地头省劲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