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事人叶煜却半点动静都没有,和他以前积极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有人心里嘀咕,觉得叶煜还心向魏国,所以不愿伐魏。
有好事者当即站出来,“臣以为叶将军最为适宜。”
结果回他的却不是叶煜,也不是嬴政,而是韩非。
“叶将军不适宜。”韩非淡淡道。
那人被韩非噎了一下,但念及伐魏是韩非提出来的,干脆放弃了争论。
叶煜有些奇怪反驳的人竟然是韩非,他原本以为会是嬴政。
在八年前他就说过不会主动请命伐魏,可当时韩非和李斯已经离开了,应当不知道此事才对。
嬴政也说道:“还有何人?”
既然叶煜和王翦都不出,几个年轻的将领跃跃欲试起来,接连上前。
嬴政看了看,点下了王贲、蒙恬、李信和羌瘣四人,由韩非作为主帅,这四人作为将军出征。主帅多半是坐镇帐中,这么安排也不奇怪。
五人领命后,今日的朝会便结束了。
叶煜朝韩非走去,打算感谢他今日出言替他解围的举动。
韩非却在他靠近的时候退后几步,好似唯恐避之不及。
叶煜敛起笑容,“右监这是何意?”
韩非锐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冷声道:“这便要问将军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同一时代同名同姓的韩信有两个,除兵仙韩信之外(还没出生),另一个被称为韩王信(生年不详)。
第一百三十章 叶煜谋策魏国灭
叶煜面无笑意地看着韩非,在看到了韩非眼中不做掩饰的厌恶时,心中只有一股了然的感觉。
他知道了。
叶煜此刻大脑飞速运作起来,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费脑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韩非会知道, 又排查了一遍自己的计划和行为, 直到最后才不得不面对最让他无措的一个问题。
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反应。
惊讶?不,以韩非的聪慧, 叶煜从没想过能够不被发现任何端倪。
愧疚?不,这么多年了,要愧疚他早就愧疚了, 不会留到现在。立场不同, 叶煜并不后悔自己的计划。
在仿佛空气都凝结了半晌之后,叶煜终是开口了, “是。”
他承认了韩非那尚未说出的猜测,没有半点辩驳。
韩非也知道他这一声应的是什么,当下垂于身侧的双手紧紧攒成了拳头, 叶煜毫不怀疑他下一刻会抡拳上来。
但是韩非没有, 他手背满是用力产生的青筋, 却仍是死死克制住。
韩非只是嘲道:“好一个良善仁厚的叶将军!”接着便拂袖而去。
边上的大臣看着这一幕,听着他们云里雾里的对话,皆是一头雾水。
刚才好像韩右监还在帮叶将军解围,怎么转头就翻脸了?
甘罗也疑惑地走过来问叶煜,“发生什么了?”
叶煜摇摇头,“没什么。”
甘罗见他不愿多说,自是不会多问,只是心中的疑惑却是未散。
倒是不远处的李斯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一幕,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韩非和李斯其实并没有直接查到魏国灭韩的事情与叶煜有关,但是着两个聪明绝顶的人却能够推算出来。
两次唆使魏王的,其实都是同一拨嬖臣。光是这样的消息当然难以知道什么,可连春申君都知道魏国有个人能驱使这些嬖臣,李斯和韩非不可能不知道。
当那些嬖臣得不到什么利益的时候,很显然就是暗中有人授意他们去做,而这人除了棹,李斯和韩非想不到别的可能。
当然,仅仅是凭借着棹是叶煜表兄这样的身份还不足以让人怀疑到叶煜身上的。
真正让这两人起疑的,是魏国灭韩的作用。
排除掉魏国本身,这件事获利最大的人不做他想,就是秦国。
秦灭楚之后天下各国都存了合纵的心思,只是被魏国这一搅和,合纵自然就成不了了,秦国也因此得到了修生养息的机会。并且有韩非所在的秦国在之后能够名正言顺地攻下魏国,等同于是能一口吞下魏韩二国,这对于意取天下的秦国来说是件大好事。
除此之外,这些嬖臣还做了一件似乎是让秦国得利的事情——也就是说服魏王帮助春申君之事。
这件事直接导致楚国之乱延长,消耗了楚国的国力,让秦国在郑国渠建成之后捡了个大便宜。
连魏国都没有得到这么多的益处,很显然获利最多的秦国才是暗中策划这件事的。
然而,韩非和李斯都清楚秦国并没有这么做。
棹是个非常贪财的人,但在韩魏矛盾初现的时候嬴政还没有亲政,要调动一大笔金玉,还要派人去暗中策划这件事,对于当时的嬴政来说是人财都不够,不可能在当时就耗费仅有的一点人力财力策划一件没影的事情,如果嬴政真的要做,那也是在他亲政之后。
关于以金玉贿赂他国重臣,在当初李斯提出来的时候嬴政就表示过遗憾,一直到了亲政后尉缭再度提议秦国才开始派姚贾去实行,而且重点是赵国不是魏国。
在当时的人选中,有财力和人力的吕不韦是最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