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外交上一贯以温和著称的文帝,在面对赵佗要求重新划分地界,调整桂阳郡走势之时亦是断然驳回。
而到了景帝朝,七国之乱发生之后,刘启大刀阔斧,前任异姓王长沙王靖王吴著无子废国,刘启将自己的儿子刘发塞了进去拿下了长沙国,同时一并将长沙国和南越国之间相邻的武陵郡和桂阳郡完全收归中央。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彰显了每一代汉帝王的决心——夺回南越,实现一统。
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沙国和南越国之间的贸易一直小心翼翼地进行着——长沙王刘发出口汉地的粮种、书册等物给南越,南越则是出口瓜果蔬菜以及珍珠象牙等物到大汉。
南越国进口来的东西经济利益虽高,但是刘发总觉得特别不实用,因为那些瓜果蔬菜虽然好吃,但是根本运不出去,只能在长沙国内部消耗,没办法产生经济效益。珠宝象牙倒是能卖个好价格,但是其定位就决定了这是一个应者寥寥的生意。
而现在,他们发现了又有一样可以采购之物——甘蔗,最关键的是,如果这道生意能够做成,那么毫无疑问将大大拉动长沙国的经济生产能力。
而且最妙的是,制糖这件事并不占用长沙国农人的耕种空间和劳动力分配,完全可以作为第二产业补贴家用。
而且制作难度并不高,可以说家家户户只要有个锅子、有个挤压的工具就能做。
最最重要的是——硬质的糖块比起浆液可好运输多了。
中山国此前运送来的咸鸭蛋就是放在陶罐里头的,路途颠簸之中不可避免地破了几个坛子。好在鸭蛋毕竟是固体,护送的人发觉不妙了当下拿出来换了陶罐装也就成了,但是里头若是放的糖浆,一准就全撒完了。
如果糖块真的能够被造出……或许真的可以运到北地换取长沙国需要的物资,譬如石灰。
按照弟弟所说,如果用石灰、黏土、细沙搅和在一起夯实,就能制成极其坚硬的夯土层,其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可以用于治水修路。
后二者长沙国都不缺,但是石灰石长沙国没有被发现,即便有产量也不多,需要从周围的郡县采买,如此自然是一笔开销。
如果要将货物卖到北方,修路是必然的。
这点弟弟不和他说他也知道,只可惜长沙国北部的洞庭湖和一片由各种岛屿组成的云梦泽挡住了最便捷的道路。
如果想要开这条路,治水、引水是必然,但是……
说到底还是太穷。
刘发捏捏手指,不光是北方,他还要想办法把南边的路修好,这样才能引得南越的商人陆路运输能够首选长沙国。
这一点对于长沙国也极为重要,因为长沙国同样需要南越送来的海盐。话说回来……刘发手中捏着一颗圆滚滚的咸鸭蛋出神,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不知道南越人爱不爱吃咸鸭蛋……阿弟运送咸鸭蛋来的方法,似乎可以参照啊。对了,阿弟还说了一个奇怪的菜肴……
把菽乳制成的豆腐放臭了长毛再吃?这不是浪费粮食吗?
作者有话要说:
《国家宝藏》里头长沙博物馆的T形画里头,还记得在辛追夫人背后站着的两个铠甲吗?那应该指代的就是她的丈夫和儿子。
她的丈夫是长沙国丞相,按照西汉的藩王体系,长沙国丞相就是长沙国的二把手,文武全才。根据出土文物来看,也是非常能打的。
长沙国国王是西汉少数有善终的藩国(最后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散国的)且一直掌握军权。
辛追夫人是一号墓墓主人,二号她的丈夫,三号墓就是她的儿子(也就《帛画魂》唱给的那位对象,不过这是猜测,因为没有发掘定名之证据)
而三号墓当时出土了许许多多的帛画和地图,里面有长沙国和南越国之间大量的地图,包括河流、堡垒、进攻点防守点等,而在文帝朝,大汉和南越国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较为平稳,在《汉书》中没有写到起冲突,但就帛画和地图来看,咳,应该只是没有起大规模冲突。小规模一般不会上报给中央。
当时在赵佗请求重新勘定双方位置,意思就是你那个五指郡县能不能稍微收回去一点,我给你些别的地的时候,文帝也是很干脆的回复:我无权改变我祖宗定下来的边境范围。
特别杠。
吕后当年是真的干过这事,这个真的得佩服一下吕后,她一眼就看出了南越的经济脆弱所在,下令封锁了南越国的铁器进口和母畜进口,直接就是逼着南越国一点点衰弱,不过后来南越国点亮了海上贸易之路……咳。
而景帝时候在七国之乱后,长沙国国王又已经离世,他在将刘发派过去之前把当地修修剪剪留给刘发的就是一小块地方,大头都用来给汉朝直接统治的郡县了。
这个野心也不必说啦!
总之就是汉朝每一个皇帝都想着把南越拿回来,一直到武帝彻底拿下,自此广州就成为了丝绸之路的海上起步点,这也是因为在南越王时代,南越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远洋海贸技术啦!
其实我觉得东南沿海那一带的人真的很了不起,因为在古代那里的环境真的很险恶,那还是台风多发地区,穷山恶水山峦叠嶂还有瘴气,就算是这样还是被他们开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第63章大汉华章(61)
青年看着弟弟写来的信函,头一次觉得自己弟弟特别的不靠谱。